关于印染废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现状与观望
污水处理厂恶臭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气体。为了探求低耗的处理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其中部分已成功地运用于废水治理中。但由于恶臭物质的复杂性和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变化大的特殊性,恶臭物质的处理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现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对恶臭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重探讨高浓度恶臭处理和深度处理的新型技术。
废水治理厂的恶臭主要来源于污水和污泥处理。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艺不同,产生的恶臭成分和浓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短泥龄工艺(如常规曝气工艺)恶臭产量高于长泥龄工艺(如氧化沟),厌氧工艺高于好氧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当污水中溶解氧很少或为零时,细菌将污水中硫酸盐还原成亚硫酸盐和硫化物,进而生成硫化氢气体。而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经过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产生大量的氨气。正常pH值条件下,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但当pH值升高时,氨气易挥发,因此在使用苛性碱作为调节剂的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氨气浓度通常很高。
1.现有恶臭治理方案: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方案主要有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和就地分散处理2种。
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即将各构筑物中臭气统一收集,送到除臭系统集中处理;
就地分散处理:即根据各构筑物中恶臭浓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原理的除臭装置加以处理。
若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大,恶臭浓度大,则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可节省建设恶臭治理设施费用及运行费用,降低处理成本。但分散收集的输送管道较多,相应的压力损失也就加大,因此须确保各管段的密封性。
如果污水处理厂水质复杂,各恶臭产生源相距较远且浓度差异很大,则就地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可缩短输送管道距离,提高除臭效率,减少单机设备负荷,降低设备故障事故。
2.现有恶臭治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恶臭现有治理方法按处理进程可分为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预处理主要有物理和化学方法,如掩蔽法和水洗涤法;主处理有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如化学药剂法、生物降解法(生
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土壤除臭法等)、吸附法等;深度处理有化学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如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热力氧化法、催化氧化法等)、等离子体法等。
目前国内外对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浓度恶臭的去除以及深度处理2个方面。